課程時間:2019年11月10日
課程地點:上慈居
主辦單位:解脫法堂
學員:62人
紀錄:蔣筱珍
律儀廿五頌—課程紀錄
何謂戒律?「戒」是一種束縛與限制嗎?或僅是制式的一連串規定?其本質為何?小乘和大乘又是如何看待「戒律」呢?
二○一九年十一月於上慈居,我們迎來解脫法堂推出四門基礎學科中,最後一門《律儀廿五頌》實體課程的教授。除了上述的問題於課堂中一一獲得解答外,我們也探知戒律的本質、戒條與違犯後如何淨化。更重要的是,理解如何透過「戒」而得到自在,並起到約束防護的作用。
以戒為礎 修為核心
早期修行者大抵透過廣泛且大量深入的閱讀。以此為基礎,繼而藉由實踐或禪修,以達到證悟。然處在工商業社會我們,面對分秒都有新的知識與訊息如潮水般湧入,面對資訊管理與資訊超載的我們,實難遍閱典籍後,再行「思」與「修」。
釐清「聞思修」三者涵義後,會發現聞、思產生的是片面性的暫時安樂,唯有禪修才能帶來長遠且真正的智慧。意即此三者的核心為「修」,透過「修」,方能長遠深遠的改變。不論你追求的是世間安樂、轉世善趣或是涅槃解脫,都必須透過「禪修」。而為了穩定的禪定,必須持戒。當我們正確持戒,便可令禪定穩定,繼而升起善辨諸法的直觀性智慧。
解脫協會翻譯使用的《律儀廿五頌》修持本,包含兩個部分,一是《律儀廿五頌》,一是《所知寶藏論.第五品》。前者原作者為第六世夏瑪巴–確吉旺秋,後者則為康楚羅卓泰耶所寫。《律儀廿五頌》包含十善業、二菩提心、十四根本墮等三乘戒律的核心內容,言簡意賅,可做為行者修持念頌的依歸。
簡述三乘戒律
戒在梵文為尸羅(sila),有清涼的意思,也代表善行業和律儀。其本質有部認為屬物質,而大乘認為是心的行動。
早期戒律得到方式有兩種:一種是透過儀式,如別解脫戒;一種是自然生起,如禪戒與無漏戒。其中別解脫戒為佛法獨有,乃佛陀透過對戒體了解,所設定的機制。於佛法僧三寶作證的情況下,依儀式領受戒律,即可達到初步的防護作用。別解脫戒的特點在於發出離心與斷害他,故居士應持五戒,應學十善。
另外受到戒體所依限制,佛陀針對非人道眾生設計八關齋戒,使其來世得生人道,然後依戒定慧得解脫。以至目前一般未受五戒者,皆可依循此戒。在一日一夜裡,持守戒律,冀後世得生善趣,聽聞佛法,以得解脫。
後來大乘顯教在利他的前提下,出現菩薩戒。菩薩戒的本質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發願可以成佛,並由此約束身語意三門,斷諸惡行。不論是世俗菩提心或勝意菩提心,也不論是透過儀式、言語或透過體悟,發起真正智慧,皆可看出戒律乃導向智慧的開端。
到了大乘密教,則出現一種較為高端深入的思想,並以此為核心開展戒律。前面的解脫戒和菩薩戒二者主要在於都攝六根,而大乘密教的持明戒,則在於遷移能所,目的是轉化二元。透過方便和智慧轉化二元,將我們感知的一切,全部歸到自性的智慧之中。
無垢無破無穿漏
別解脫戒、菩薩戒和秘乘戒等三律儀戒,不同修行者側重角度不一。例如,阿羅漢追求離輪迴得涅槃,側重別解脫戒。菩薩希望利益他人,故側重菩薩戒。而有說法動機,想快速成佛的密教行者,則側重秘密戒。其中並無優劣,端視不同根器。
受戒後,尤其重要的是「長淨」。一般人不可能從不犯戒,但可利用淨化戒律的方式使戒清淨。例如居士五戒用八關齋戒清淨,大乘菩薩戒以布薩淨戒,而密乘戒則可藉念懺悔文、自取灌頂和淨障等方式淨戒。這也是解脫協會定期共修的目的之一。
佛正法有二,謂教證為體
世親論師在《俱舍論》提到: 「佛正法有二,謂教證為體,有持說行者,此便住世間。」意思是指佛陀的教導有二:一為佛陀所說的教導文字,一為聞思這些教導文字並產生的智慧,也就是體悟。當如理持有並宣說,則佛住世。教證是核心,教是為了證,證由禪修得到,戒律則扮演穩定禪修的基礎。
依此,解脫協會推出四門基礎學科。《隨念三寶經》是所有領受三皈者,欲了解三寶涵義,並憶念三寶不可不知的科目。《勸誡王頌》是龍樹菩薩為在家人擘劃的修行藍圖。《修心七要》講述大乘的禪修技巧。《律儀二十五頌》則探討戒律的本質、戒條與如何淨戒。以此四科訂定基礎,幫助大眾正確進入大乘佛法的學習。
佛子汝從今 不惜身命故 不應捨正法 捨離菩提心 慳吝一切法
損害眾生行 佛說三昧耶 汝善住戒者 如護自身命 護戒亦如是
—《大日經》